2、互联层建设 互联层建设是在基础硬件设施全部安装调试运转正常后需要进行整体布局的关键步骤,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整个计算机实验室的所有数据传输均要依靠互联层。在互联层上,实验室教学的核心数据,包括物联层的所有数据、教师日常教学信息、教学平台操作数据、实验室作业、试题和考试信息等均在此层面进行搜集汇聚,各类数据的来源各不相同,数据格式也不一致,因此,在互联层采取何种信息连接方式全面整合、统一各类信息将直接影响智慧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目前,在互联层常见的连接传输方式包括无线类(WiFi、Z-Wave、NFC、蓝牙、紫蜂等)、有线类(双绞线、光纤等)
3、智慧层建设 智慧层是在上述两步完成后需要整体设计架构的重要一步,也是整个智慧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顶端核心内容。智慧的核心是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来源就是前述两步建设的内容,如何处理好这些数据,将其整合、分析,得出可用的决策建议就是第三步建设需要考虑的核心内容。各类不同数据均会根据数据中心标准规范汇聚至中心,通过建设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型,中心管理系统通过数学算法和统计工具转换数据进行分析,执行结果预测、场景建模和模拟,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分析,为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storage/upload/2023-04-03/1680503669_VwBI.jpg)
实现对实验资源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以及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及时反馈,提供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创新实验环境,但也能完整记录实践过程,建立实时通信平台,及时纠正错误步骤,约束违规行为,继而从根本上培养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建设步骤分为三步 :
1、物联层基础设施建设 此步骤在硬装阶段需要提前设计智慧门禁系统、智慧窗帘、智慧桌椅、智慧温控及节能系统等,并提前进行硬装布线,如预设传感器、致动器、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PLC)和分布式智能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的联通直接关系智慧实验室的基础环境建设,所有联通数据将通过传感器传输至智慧平台经视频和数字信号处理,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感觉器、摄像头、音量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可以实现实验室按时自动开放、自动签到、上下课、自动节能、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和自动调节室内光线,实现智能化环境控制。同时,课前管理人员与师生均可以提前对实验室状况进行控制调节,做好课前准备工作。